威博百家樂-NBA公布復賽賽程 作者:nb11 2020 年 7 月 3 日 華中農業大學2020年度輔導員招聘公告博士學位輔導員實行年薪制華中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雙一流”建設全國重點高校(官方網址http://www.hzau.edu.cn/),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編制輔導員,以博士學位引進的輔導員實行年薪制。具體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崗位遵循保證質量、擇優錄取原則,招聘輔導員崗位數不超過19個。二、基本條件1.中共黨員(含中共預備黨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威博百家樂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2.熱愛教育,熱愛學習,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3.熟悉高等教育規律,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4. 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具備較豐富的學生管理經驗;善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溝通表達能力強,善于開展調查研究;5.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為人正直,敢于擔當;6. 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畢業的全日制研究生,2020年7月之前獲得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及以上學位,且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均畢業于辦學層次與我校相當或高于我校的培養單位;或2020年7月前出站博士後,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均畢業于辦學層次與我校相當或高于我校的培養單位;7.應屆碩士研究生年齡須在28週歲以內(1992年1月1日之後出生),具有高校全職輔導員經歷者年齡在31週歲以內(1989年1月1日之後出生);應屆博士畢業生年齡在31週歲以內(1989年1月1日之後出生);在站博士後年齡在33週歲以內(1987年1月1日之後出生);8. 大學期間綜合素質高,全面發展,學習成績優秀,通過CET-4或相當水平(TOEFL、IELTS)等;本科或研究生階段須有主要學生幹部經歷(須有所在單位團委或基層黨委出具的任職證明);身心健康,積極陽光。三、發展支持1. 輔導員均為學校事業編制,是學校幹部培養、選拔的重要來源;享有專任教師與黨政管理雙重身份;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管理職員職級、職務“三線晉升”通道。2. 取得博士學位的輔導員,首聘期滿考核合格後可根據個人意願和專業素養選擇轉為相關學科專任教師,或從事黨政管理工作,鼓勵成長為專家型管理幹部。3. 取得博士學位的輔導員,首聘期內實行年薪制,標準不低于24萬元/年,第二個聘期薪酬不低于第一個聘期。取得碩士學位的輔導員,工資及福利待遇按國家及學校相關規定執行,並享有政策規定的專項津補貼。4.在崗期間享有參加職業培訓提升、出國研修等學習機會。四、招聘程序1.個人申請。個人填寫簡歷,在招聘系統中(http://rs.hzau.edu.cn/zhaopin)提交申請。2.初步審查。由學校招聘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應聘者簡歷進行資格審查和評估,確定通過初審者名單。3.學校考核。通過初審者參加學校考核,包括三個環節,依次為面試、筆試、專家面談,實行逐級淘汰,上一輪成績不帶入下一輪。博士研究生應聘者通過面試環節的,不需要參加筆試,直接進入專家面談環節。考核時間初步定于2020年1月初。學校為武漢市外應聘者來校參加考核提供往返旅費(火車)和住宿。4.政審。學校組織人員到應聘者所在單位(學校)進行政審。5.體檢和心理測試。學校組織應聘者進行健康檢查和心理測試。6.學校審批確定聘用人員並公示。學校綜合政審、體檢、心理測試等情況,確定擬錄用人員名單和候補人員名單並公示。因擬聘人員政審、心理健康、體檢不合格或主動放棄聘用資格等原因出現招聘崗位空缺時,按候補人員排序依次遞補。7.辦理聘用手續。批準聘用的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到人力資源部簽訂就業協議(逾期不簽協議視為放棄聘用資格),辦理報到手續,如逾期不能報到者,取消聘用資格。四、報名時間及方式應聘者于2019年12月24日之前登陸網上招聘系統報名,注冊用戶登錄,並上傳照片。同時請提交下列紙質材料:□《華中農業大學輔導員招聘報名表》(下載打印網上提交版本並簽署相關意見和蓋章)原件;□學生幹部經歷(由所在單位團委或基層黨委出具)原件;□研究生就業推薦表復印件;□外語水平證明材料復印件;□本科畢業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博士研究生還需提供碩士研究生階段證書;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復印件(海外留學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及近期生活照1張(全身照,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和所在單位);□主要獲獎證書、代表性科研成果等相關材料復印件;□具有高校全職輔導員經歷者,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特別提示:應聘者須按時報名和遞交紙質材料,郵寄紙質材料者請選擇合適的快遞公司(建議順豐或EMS),確保材料在12月26日18:00前送至華中農業大學行政樓203室。報名期間,我校會在部分城市組織現場宣講和面談交流(具體安排見我校人力資源部網站後續通知),紙質材料可現場提交。材料不全或逾期提交者視為報名無效;材料一經收取,不再退回。五、其他說明1. 信息公開本次公開招聘有關信息(各環節入圍名單及相關事宜)均在華中農業大學人力資源部網站發布,請應聘者密切關注。網址為:http://rsc.hzau.edu.cn/2.嚴肅招聘紀律應聘者應對本人報名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在任一環節如發現有弄虛作假、隱瞞、漏報等行為,立即終止其應聘資格;應聘者應遵守考核紀律,若有違反,按學校公開招聘人員有關規定處理。招聘工作接受應聘者及社會的監督,對本次招聘工作若有異議請向我部咨詢;對招聘過程中出現的違紀違規行為,請向學校紀委監察部門反映舉報,學校將按規定進行處理。3.聯系方式郵寄地址:華中農業大學人力資源部,430070聯系人:任老師,聯系電話:027-87285113郵箱:rcb@mail.hzau.edu.cn紀委監督電話:027-87282056華中農業大學人力資源部2019年12月7日0342顧炎武故居大門0344故居廳堂0350貽安堂0354住宅堂樓0355讀書樓0360慈母閣0378顧炎武事蹟陳列0385顧炎武塑像留影0367顧炎武之墓0372亭林祠堂0368亭林祠大門0336千燈鎮0338江南水鄉千燈鎮作者 高關中(德國漢堡)2019/11/30顧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一位卓有成就的學者、思想家、史地學家,也是一位旅行家,他的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NBA公布復賽賽程為我國的歷史地理學名著。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人,又稱亭林先生。昆山城西北隅闢有亭林園,立著他的塑像,城南20多公裡的千燈鎮(舊名千墩)坐落著他的故居。如今,顧炎武故居是江南水鄉千燈鎮的壓軸景點。景區佔地60畝,包括三部分:顧炎武故居、顧園(顧炎武紀念館)、亭林祠堂及墓地。顧炎武故居朝東落西,面臨千燈浦,為五進古色古香明清建築,自東而西,沿河水牆門為第一進。沿街的前門、八字照牆和中牆門為第二進。第三進為轎廳(清廳)。第四進為正廳(明廳、楠木廳)是明代雕梁畫棟“貽安堂”。第五進四開間為住宅樓,是顧炎武父母生活住所,顧炎武即誕生于此樓北次間,北側有備弄走廊貫通連接灶房、讀書樓和後花園。故居前與千年石板街相連,後與亭林祠墓及顧園相連。故居再現了顧炎武的家居生活、讀書的場景,各廳內陳列顧炎武的塑像、手蹟、著作、生平事蹟和後人對他及其作品的評價。顧園位于故居西側,是依據史料恢復修建的,融湖光水色、歷史人文為一體,具有江南私家園林風格的遊覽區。園內假山池湖,亭台樓閣,曲水環繞,綠樹紅花,掩映著致用閣、思宜園、頌橘軒、船舫、秀石虯鬆莊、三徐居、秋山亭、明恥亭、慈母閣、貴廉園和碑廊等景點。各景點以顧炎武事蹟、著作、影像、語錄、塑像的形式呈現顧炎武的愛國精神、勤廉、治學等思想。亭林祠堂在南面,現祠堂為廣東學者、孔教會主持人梁鼎芬(1859-1919)1914年出資,委託顧炎武第十二世孫顧子玉修建。祠堂有門樓及房屋三間,中堂、東廂房及西廂房,祠堂後面是亭林墓。墓碑上刻著“顧先生亭林暨配王碩人合墓”。週圍有石欄,四邊簇擁著長青的蒼鬆翠柏,迎著風雨亭亭挺立,象征顧炎武為人耿介和一絲不苟的治學精神。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生于此地。他的嗣母王氏,出身于書香門第,經常給幼年的顧炎武講述中的愛國故事。顧炎武10歲已開始閱讀《史記》;次年讀300萬字巨著《資治通鑑》,只用了3年讀完,連江縣彩券行而且抄了一遍。14歲考上秀才。顧炎武對空洞的八股文不感興趣,26歲仍未考中舉人,毅然拋棄科舉這條路,發奮讀書,研究有關國計民生的學問。他認真讀了歷代史書和全國州縣志書,乃至實錄 、方志及奏疏、文集、邸報等,分類輯錄了大量材料,學問更加扎實。顧炎武曾參加學術組織復社,結交了許多朋友。1644年起他投身抗清活動,後來抗清鬥爭失敗,長期過著清苦的亡命生活。清順治十四年(1657),44歲的顧炎武決心到北方遊歷,考覽全國山川形勢。這以後的20多年,他不辭勞苦,奔走于黃河流域5省,行程幾萬裡,做了許多實際調查的工作。出行時“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見全祖望《顧亭林先生神道表》)。顧炎武對金石刻辭尤感興趣,認為金石刻辭可以和書本材料互相印證,補充書本材料的不足。晚年他定居于陝西華陰,潛心治學。他一生著書立說,寫下60多種書籍,達500多卷,1200多萬字。其中如《日知錄》32卷,為札記性和考據性的筆記文,涉及多方面知識,有不少創見,是他一生治學的結晶。就是在此書,他首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顧炎武還著有《歷代帝王宅京記》《音學五書》《亭林文集》等書。然而顧炎武篇幅最大的作品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共120卷,200萬字,張雨綺有一對雙胞胎孩子堪稱巨著。所用材料“先取一統志,後取各省府州縣志,後取二十一史,參互書之,幾閱志書一千餘部。”並對其中所載山川要塞、風土民情作了實地考察,以正得失。這是一部資料性較強的經濟軍事地理學專著,首為輿地山川總論,翻譯社次分省(兩直隸十三省)論述地理形勢等,並錄有西域、交趾及海外諸國。重點在于國計民生,概分兵防、賦稅、水利三部分,以講究郡國利病貫穿全書。書中搜集了許多相關記載,對研究全國各地的農田,賦役、水利、屯田、鹽法、礦產、交通、兵防、關隘等情況很有價值。顧炎武從26歲開始寫作此書,花了23年(1639-1662)才完成。完成後又反復修改,到晚年作序時仍沒有定稿刊刻。因此內容編次不夠統一,輯錄論點也多異同,這是該書的不足之處。編書所用的材料中,輯出有關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勝等資料,則另編為《肇域志》。《肇域志》不分卷,約200萬字,可惜是未定稿,內容重復、脫訛、錯簡頗多,並缺3省。兩書若相互參證,方可互得益彰。顧炎武非常重視實地調查考察,重視第一手材料,有著深入細致的治學方法。他一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九州歷其七,五岳登其四”,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接觸了豐富的事物,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天下郡國利病書》是在親見親聞的基礎上,結合書本的記載,加以分析研究而成,是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結晶。顧炎武對自己的著述極其慎重,不急于成書,不躁于求名。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令人起敬。在治學方面,顧炎武提倡用“採銅于山”的辦法,從博覽群書中,從實地調查中,搜集原始的即第一手材料,然後進行整理編排,鑑別真偽,選擇提鍊,拿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另一種是“廢銅鑄錢”的辦法,搬抄別人的第二手材料,甚至剽竊前人的成果,略加改編,據為己有,用這辦法鑄出來的錢必定是廢錢,應堅決反對。1682年顧炎武在山西曲沃考察時去世,虛歲七十。遺體歸葬昆山故裡。顧炎武一生輾轉,海口電子遊藝場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創立了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顧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水利河漕、兵農田賦、經史百家以及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他提倡“經世致用”之實學,開創了清代樸學風氣,被譽為明清學問有根柢第一人。終其一生,皆以“國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為懷,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激勵著世代炎黃子孫,為振興中華而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