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索bingobingo賓果賓果開獎號碼-思源黑體
發揮好中心城市對疫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發揮好中心城市對疫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 週躍輝 2020年04月01日15:31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發揮好中心城市對疫後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今年1月份以來,我國迎面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內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在國外形勢急轉向下的背景下,國內的疫情擴散態勢已得到初步控制。下一步,如何在繼續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工作,是必須面臨的又一大課題。我們的研究認為:在疫後的經濟增長進程中,要更加注重發揮好中心城市的引擎作用。 中心城市對國民經濟增長 具有決定性作用 我國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城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研究表明,中心城市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統計數據表明,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總量的大幅度增加,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柱力量。1988年,全國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只有7025億元,佔全國的一半左右。到2016年,我國城市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已經超過80%。其中,僅地級以上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就達466682億元,佔全國的62.7%。2018年, GDP排名前50的城市經濟總量,佔全國GDP總量達到60%左右。 從歷史上看,1978年末,我國城市各類工業企業只有83250個,全年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利潤477億元。到2018年,地級以上城市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有18萬個,全年利潤總額超過3.5萬億元。1978年,全部城市公共財政收入只有584億元。到2017年,地級以上城市公共財政收入超過5.5萬億元。而這些企業的注冊地主要集中于重要經濟中心城市。 研究發現,重要經濟中心城市的產業結構主要以服務業為主。1990年,地級以上城市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6%、60.4%和33.0%。到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