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開獎日期-美廉社口罩
不唯,非不要SCI論文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發布重磅文件,要求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應用,樹立正確的論文評價導向。這一重大變化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本月17日,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幹措施(試行)》的通知; 3 天後,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規範高等學校 SCI 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幹意見》,要求破除“唯論文”、“ SCI 至上”等不良導向,強化分類考核評價。這是自 2018 年 10 月 23日 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聯合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後又一次從國家政策層面向“唯 SCI 論文”宣戰。SCI本身並不神秘,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于1964年。按目前的國際慣例,一般用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值來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和論文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改變中國多年來科技和人才評價體制的一次良機,但不可矯枉過正,不唯SCI論文,而不是不要SCI論文。1、 目前,英文基本上就是國際科技交流和分享的唯一通用語言,而基于SCI的國際同行評議論文是現行國際主流評價機制。自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已經對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了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