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espn-當代網絡現狀
居然有了30人的科研團隊(雖然能打的不多)算了一下,現在居然有了一個30人的科研團隊(雖然能打的不多)。遙想自己當年孑然一身來蘇州,今天至少不是科研光棍了,聊以自慰(雖然還是沒有拿的出手的科研成績,而且責任遠多于實惠)。趁實驗室規模還沒萎縮,趕緊記錄一下今天的團隊。 能打的:7個· 1個剛完成博士答辯的博士:實力很強,可惜馬上就要離開我們了。· 3個生物科學系的在讀博士:非常優秀,這3個是主力。· 1個和數學系合招的在讀博士:主要在做我這邊的項目,非常優秀,也是主力。· 2個等著入學的準博士生:兩個學生都非常有潛力。 服務員:2個· 1個PI:我自己,脫離科研一線已經很久了,基本上看不懂超過10行的代碼。生物信息學這個領域日新月異,很多新工具都不會用,甚至連名字都不記得。· 1個科研助理老師:其實是和日本人團隊共有的,但是在我這邊的時間可能更多一些。學校居然能給普通老師科研團隊配備半個科研助理,也算是很贊的事了。這位老師很快要有小寶寶了,祝寶寶順利。 打醬油的:4個· 1個和數學系合招的博士生:牛津統計碩士,硬實力很強,但主要做另外那位合作老師的項目,在我這邊只負責出出主意。· 1個兼職博士生:實驗轉到生信,現學編程,2個小娃的媽媽,兼職讀博。你敢不敢有期待?希望她能做多少算多少吧,保證幸福的畢業就好。· 2個碩士生:兩個學生都是實驗轉到生信,現學的編程。學校碩士培養政策按英國體制走,一共1年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