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運彩-修護精華液
暢捷通打造O2O財務服務 全程助力初創企業10月12日,在以智能、智造、智慧、節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暢捷通高級副總裁孫國平向外界揭密了暢捷通財務服務平台。孫國平表示,財務服務是個巨大的市場,但目前市場上的服務商良莠不齊,暢捷通精心打造並于近期試運營的財務服務平台,將直面行業痛點,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靠譜的財務服務。財務服務改革勢在必行孫國平表示,暢捷通財務服務目前引起了行業的很大關注。暢捷通更加聚集于小微企業財務服務,也是經過了縝密的研究。除了進行行業數據研判,看到了市場存在的機會,更多的信心來自于對于典型用戶的調研。孫國平說,隨著中國商事制度改革的進程,個人和企業創業的門檻進一步降低,財務服務市場開始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暢捷通多年來專注小型微型企業這個群體,初創企業每年增量達300萬家,這無疑是暢捷通進軍財務服務市場的動力之一。同時,更重要是暢捷通看到了小微企業財務服務目前存在著很多的痛點。一是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服務價格混亂;二是服務質量失控,專業性不強;三是服務無標準,價格不透明;四是行業缺乏監督機制,小微企業選擇服務很盲目。很多初創企業不懂企業注冊手續,流程,更不懂財務事務,混亂的現狀給創業者造成了很多無謂的麻煩和障礙,已經很難適應當下發展迅速的創業環境。面對種種行業亂象,創業者、正規的財務服務商(代賬公司)都希望建立服務標準,打造行業規範,以專業優質的財務服務獲取合理利潤。政府部門也希望獲得企業真實的財稅信息,以利于創業鼓勵政策的落地和財稅政策的調整。作為小微企業創業者,也希望能獲得輕鬆、放心、專業的財務服務,並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政府創業政策,減輕稅負,加快企業發展。孫國平認為,從互聯網的角度講,可規模化、標準化、能提高消費者體驗的就是有機會的市場。從行業發展的現狀來看,財務服務行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痛點和需求日益顯露,而暢捷通在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又具有20年以上豐富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儲備,推出這樣一個財務服務平台,是市場機會與自身綜合優勢結合的結果。O2O一站式解決財務服務痛點目前,暢捷通財務服務平台正在進行緊張的測試,試用版已經上線運行。打造財務服務平台的目標是以代理記賬為核心,建立小微企業財務服務標準,打造行業規範,讓小微企業找到輕鬆、放心的財務服務。財務服務平台面向小微企業、服務商、政府等三個主體。對于財務服務公司,可以利用平台獲得更多的客戶,並在平台服務的基礎上,提升服務品質,形成良性競爭,改善盈利水平。對于小微企業,則可以獲得放心、專業的財務服務。而政府機構則可以利用平台的大數據,推動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的落地。平台服務範疇主要包括以代理記賬報稅為核心,涵蓋審計、社保、工商代理等範疇的財務專業化服務,以及以提供財稅知識、培訓與交流等咨詢服務的會計家園社區、專業的會計核算軟件和針對小微企業的進銷存等其他信息化服務。財務服務平台的最大亮點是採用O2O模式,一站式解決小微企業的創業、管理痛點。通過Online平台,可以打造一個針對財務服務商的商機集市,查詢、交易、售後服務、評價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二是暢捷通提供了簡潔易用的代賬應用易代賬,服務商可以不用進行任何的軟件安裝,只需要在線登陸即可使用。通過以上的模式設計,暢捷通將圍繞從小微企業的初創、成長到上市的整個生命週期,以平台化的財務服務為基礎,為小微企業提供簡單、高效、靠譜的財務服務解決方案。導讀:暢捷通作為一名見證了中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歷程的IT老兵,暢捷通曾志勇認為,如今小微企業購買專業財務服務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財務效率和保障,降低財務成本和風險。口述:曾志勇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小微企業每三年洗牌一次未來你在競爭的時候,要麼升級別人,要麼升級自個兒一般來講,中國現在有差不多6000萬企業。實際比較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有6000萬的市場主體。按照國家現行的工商管理制度,差不多有2000萬才是真正的企業主體,以企業法人的形式出現。剩餘的4000萬更多的是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存在。其中,這2000萬企業裡面差不多40%是個人代賬,40%是機構代賬,20%是自主記賬。而暢捷通開始做信息化財務管理時,主要是圍繞20%自主記賬這個企業群體,大概也就400萬-500萬。這裡面有幾個趨勢:一是,國家逐漸要慢慢地規範個體工商戶,轉移為法人企業。原來注冊企業很麻煩,各種限制,現在你1塊錢,1個人就可以注冊。注冊完了,多少稅我還不收你的錢,不收你的稅。如果是國家扶持的行業,政府還貼錢給你,鼓勵你。慢慢地,一開始從地方市場開始注冊的時候,就注冊為法人企業,不注冊為個體工商戶。之所以早期注冊個體工商戶,主要是注冊企業很麻煩,還有出于稅收這些方面的考慮。現在國家的新增企業,去年是360萬,今年估計會突破400萬。這個新增有兩部分:一部分來自于個體工商戶轉過來,一部分是真正的新增。現在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年,也就是說每三年基本上就輪換一遍。如果說每年新增400萬企業,那乘以3年就是1200萬,大概是這樣一個規模。但是大部分會死掉,只有一部分大約15%左右的企業能活下來。這15%的企業中,有一部分很難做大。還有一部分可能會成長為小型企業。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可以做大。所以,未來企業的基數會越來越大。目前國內傳統的企業管理軟件商基本上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了,也就是說企業基本都用了財務管理軟件。未來你在競爭的時候,要麼是升級別人,要麼是升級自個兒。所以,暢捷通現在圍繞著小微企業,下一階段想把除了20%自主代賬企業以外的80%這塊市場做起來。如何把財務服務O2O玩成生態未來小微企業的財務人員都會成為外包?怎麼做呢?暢捷通認為個人代賬國家是要慢慢把它消滅掉的,因為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太規範。從企業層面來講,慢慢也越來越多的願意去找機構。現在80後或者90後創業,就不願意再找熟人代賬。因為他覺得這是自己的隱私,不管我賺不賺錢,還是希望把工作和生活分開。所以他就想找機構代賬。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是什麼呢?我們現在搭建了一個財務服務平台。簡單地說,暢捷通未來會變成財務服務領域的Uber。一邊是小微企業,一邊是專業的財務服務機構。企業來到這個平台上購買財務服務,平台按照距離(地理位置)來幫它指定,因為我們發現代賬服務,一般來說服務的半徑就是方圓5公裡左右。所以,我們業務未來會變成一個專業的財務服務O2O平台。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兒能做成呢?因為小微企業在創業的時候,對財務方面,由于本身不專業,不了解,很容易就會哪家機構價格低就找誰做,造成現在財務服務行業的魚龍混雜,甚至很多個人做的小代賬公司混在裡面,實際上對企業非常不好。在這個平台上,我們把優質的專業服務商,通過認證,把不好的代賬機構剔除掉,提供距離企業最近的服務商進行對接。在價格及服務內容方面,我們把它標準化,服務過程透明化,這樣企業就可以明明白白去消費。下一步我們還會把用戶對代賬服務商的評價機制不斷完善。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可能兩三年以後),個人代賬怎麼辦?我們就把他掛靠到專業的代賬公司下面。有點像黑車,我把黑車規範化。代賬機構也缺人,我就把個人代賬按照我統一的要求規範起來。通過微信或者客戶端,整個的服務過程和質量都會實現透明化,同時價格體系也是公開的。所以圍繞我們這個平台,把優質的服務商篩選出來,與小微企業進行對接。就是這樣一個市場,不論是從背景,還是環境看,我們現在要做的事兒,已經從以前一個單一的財務管理軟件商,轉型為一個專業的財務服務平台。總的來說,對于整個暢捷通來講:第一個階段,提供的是應用服務,一般來講就是工具。對于我們來講,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在積累用戶。第二個階段,我們就開始提供一個財務服務平台。最重要的就是積累數據關系。第三個階段,我們希望能夠圍繞這個財務服務平台搭建一個生態系統。到那個時候,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提供一些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我們發現,成長過程中有兩大難題,第一是管理問題。所以就要用原來的工具或者這個平台,解決管理上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資金,小微企業不管我們國家,全世界都有這個問題,這是企業自身的劣勢。我要快速發展,缺資金,但是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非常弱,金融機構又不願意去做。我們通過財務服務平台,實現多方的數據關聯,通過不斷的數據關系積累,就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好還是不好。如果確實是缺資金,你經營很好,那我就可以貸款給你,因為你過去的歷史數據都積累在這個平台上。這樣,我們就從一個工具應用服務,轉型到財務服務平台,最後再到生態系統,整個金融服務就可以把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涵蓋進去。而原來我們只針對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工具在整個平台裡就變為非常小的一塊內容,從而業務邊界也得到很大的擴展。這個轉型其實從2012年就開始了。我們在硅谷投了1000萬美金,